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停摆46天,旅游业“下跪”保命

大嘉购整理编辑: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AI蓝媒汇(ID:lanmeih001),文:韩小黄编辑:顾盼

没有人会否认,旅游业是这次疫情影响之下的“重灾区”,46天的集体停摆,让旺季直接变成了“冰季”。

3月9日,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这是携程有史以来亏损最多的一季。”不光是携程,这几乎是整个旅游行业的共识。

但在其它行业焦虑、悲观的衬托之下,这个几乎停摆的行业却表现出了一丝迷之淡定。AI蓝媒汇采访了多位旅行社的各岗位员工,其中包括头部品牌,也包括中小玩家,有一线销售,也有后方管理人员。他们都承认,疫情对整个行业的打击是很重的,但作为业内人却无暇诉苦,能做的就是尽力处理退单,减少客户和公司的损失。

即便已经停摆46天,整个旅游业内却没有一个人是清闲的。对于目前的损失,所有人都坦然接受,他们真正担心的,是如何从“冰季”顺利走出。

“旅游顾问”收入减少7成

原本定于大年二十九放假,一月底开始带团出行的“地接”梁妮被疫情的突然而至彻底打乱了计划。

1月23日,武汉发出“封城令”,疫情进入爆发期。旅游行业是率先反应过来的一个行业。

就在封城后的第二天,文旅部紧急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暂停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紧急通知》第一时间叫停全国旅行社团队游。

三天后,出境团队游也被取消。

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休假第一天的梁妮不得不回归工作状态,开始不停处理客户发来的退团申请。

“往年春节和暑假是旅游团最密集的时候,一月底、二月初的团我这边都已经安排妥当,相当于箭在弦上了。”但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梁妮不得不承担退团的损失,“临近出发日期的团是很难挽回损失的,酒店、车费、签证费和部分机票都不能退,每个团就要损失几万块。”

梁妮是专职英国地接,要面临的是跨境沟通退改服务,难度很大。

而即便这部分损失是公司在承担,梁妮的个人收入也同样大打折扣。“我们的工资都是和单量挂钩的,退了团就相当于没了业绩,只能赚个保底。”

但保底工资很低,梁妮的收入直接缩水七成。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王楠身上,其所在的旅行社主张复工之后再统一给客户协商退改政策,“当然是能不退就不退,尽可能说服客户改期,这样虽然也会造成损失,但至少能保住业绩。”

停摆46天,旅游业“下跪”保命

没有业绩,就没有绩效,行业停摆至今,王楠也仅拿到了去年同期三分之一的工资,“1月份给的基本工资,且拖延了几天。2月还没发,不知道公司会有什么政策。”

对于一线的“旅游顾问”,也就是销售人员来说,工资直接和业绩量挂钩,没有成团,就几乎没有工资,这是行规,也是梁妮和王楠意料之中的结果。

在大型旅游机构管理岗的林静受到的冲击则相对较小,但也不免为公司以及整个行业的未来担忧。

根据全球商务旅行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全球商务旅行行业预计将损失8200亿美元的收入,这个数字比2月份预测的5600亿美元增加近五成。

“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公司也只能选择用一些其它的业务来降低风险损失,比如跨境电商、游学等项目。但目前消耗的都是库存,具体能撑到什么时候还是个未知数。”

同为业内头部、上市公司,林静所在的企业并未选择和携程一样“高调”的做法,“虽然一些损失是可控的、可追回的,但毕竟还要向投资人交代,如果整个一季度都没有收入,还不能严格控制成本,财报出来很难向投资人交代。”

资本市场的反映是最直观的,当地时间1月21日,携程股价从半年来最高的38.94美元/股跌至35.86美元/股,跌幅达到7.9%。

而随着疫情的蔓延,及美股市场的整体低迷,股价下跌的情况始终在持续,截至当地时间3月10日收盘,携程股价为29.03美元/股,市值蒸发58亿美元。

同程艺龙亦严重受挫,1月20日以12.16港元/股收盘,跌幅达到8.8%。

无损退团?不是谁都玩得起

所以,无论是携程、同程艺龙,还是飞猪、去哪儿、马蜂窝……总要做点什么,以挽回投资人的信心。

这其中最为“激进”的正是携程。

梁建章大笔一挥,拿出10亿“复兴基金”,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为客户提供“无损退团”,试图以服务挽回口碑。

他宣称,携程并不缺钱。

梁建章在采访时承认,在处理突然增加的退单业务时,整个公司的压力都是很大的。这其中一边要应对客户急迫的退订诉求,另一方面还要不停地向上游航空公司、酒店、景点等供应商取消行程,挽回损失。”我们承担了原来十倍、几十倍的业务量,携程有上万名工作人员在加班,现在剩下一些国外的航空公司还不能很快响应,绝大部分我们已经处理掉。”

而在这过程中,或许是出于行业老大的责任和担当,又或许是为了尽可能提升退单效率,减少员工压力。携程直接为客户提供了“无损取消”这样一个选项。

为此,携程宣称承担了数亿损失。

“最差时国内订单80%的损失是有的,现在慢慢恢复了一些,但国际订单短期很难恢复。出境游、国际航班、高星酒店这些业务上人数不一定占大头,但收入和利润占比很大。”

停摆46天,旅游业“下跪”保命

根据文旅部去年发布的2018年国内旅游市场基本情况: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5亿人次,占比国内旅游2.57%。

而根据艾媒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出境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1345亿元。

前路难,携程这才选择这种“激进”的方式试图挽回损失,毕竟服务业的命脉最终还是落在“服务”二字。

但并非所有玩家都愿意拿出10亿“赌明天”,也很难拿出“无损取消”的底气。携程的豪放,给同行带来了压力。

业内指出,一些中小旅行社的产品不止携程一个销售渠道,后者执行无损退,反而让他们承担了巨大压力和更多损失。

“携程强调自己资金和盈利状况都比较好,所以愿意主动垫钱甚至是贴钱为客户办理无损退,这无可厚非。但并不是所有机构都有这样的底气去开这个口子,毕竟这其中的损失是要旅行机构自己承担的。”林静直言,“携程有底气拿出10亿来做‘复苏基金’,但并非所有公司都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所以林静更愿意让客户了解到退订不仅仅是一个选项而已,这其中蕴含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协同。“在停团的前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时间内,所有员工都没闲着,全部在和上游的航空、酒店、景点、车行等渠道商沟通退款事宜,与之协商共同承担风险和损失。”

由于林静所处的公司也处在行业头部位置,对上游供应链的把控能力较强,所以整体的沟通相对顺畅。“很多上游供应商也是我们集团的资产,所以沟通起来比较轻松,其他的供应商也是我们多年筛选下来,双方都比较信任的,所以退订情况比较顺利。”

被裹挟的小玩家

但小玩家就没那么幸运了。

梁妮的处境就相对艰难,“国内是全国统一的政策,比较好沟通,国外就要看人家老外的心情了。被推是情分不给退是本分,尤其是特别临近的团,人家不收咱们的损失,就要自己损失。”

所以,退订的过程是艰难且漫长的,梁妮吐槽“嘴皮子都磨破了”。

“这期间每个酒店、每个景点、每个车行都要沟通,一个团要处理几十到上百封邮件,外加电话沟通。别人我不知道,我这里是非常非常卖力地在磨,为了不让客人损失。”

这样的处理流程,梁妮磨了近一个月,才把5个原计划2月出行的旅行团退单处理好。

身在小机构的王楠选择先给客户降温,等正式复工之后再与其它部门协商各个环节的退单工作。“单我负责的签证这块目前是退不了的,大使馆不给退,其它的费用需要别的部门上班之后再跟航司、地接沟通。客户肯定着急,但是没办法。”

所以,关于退单这件事,各个机构,甚至是同一个机构不同地域的不同“顾问”,处理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公司在全世界都有业务,但是不同的业务还是需要按当地情况处理,这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客户抱怨为什么某某机构就给退,我们就不给退?我也只能说各地情况不一样,没有一个政策是可以一刀切的。”

停摆46天,旅游业“下跪”保命

但不可否认的是,头部率先给出的便利服务,确实给同行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谈及疫情对旅游业的损失,无论是高层的梁建章,还是基层的林静、梁妮、王楠。统一的看法都是:损失是有的,但由于行业本身对“绩效”的依赖较重,所以失去的更多是“机会”。

“我们的几亿损失,都是从资源方不退费这里来的。对于旅行社来说,它的机会损失非常大,原来可能利润的一半都是这个季节挣的。中小企业承受能力比较差,所以压力很大。”梁建章这样解释。

众所周知旅游行业存在明显的淡季和旺季,这其中上游的批发商会将风险平摊至每个季度,受季节冲击较小,但放置产业链下游的小型旅行社、分销机构,以及业务员,收入随淡、旺季影响较大。

与其它行业被掏空的现金流不同,中小旅行社在疫情期间的损失是有限的,但疫情后续可能造成的长期停摆压力却是巨大的。

该“屯粮”的时候,没有完成“屯粮”,后续需要“过冬”的时候,就会无粮可吃。

国内的疫情防控情况正在慢慢向好,业内对国内旅游复苏的预期持乐观态度,这也是携程敢于重金扶持的底气。但国外的情况却不乐观,随着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及欧洲部分国家疫情愈演愈烈,针对这些国家的出境游或许会遭遇更长久的重创。

林静预判,影响至少要持续到第三季度,甚至更长。

与其说是疫情期间造成了损失,倒不如说是该“屯粮”的时候没有完成“屯粮”,业内担心的是接下来的“淡季”该怎么走。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