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43斤女孩去世惹质疑,当慈善做成一门生意

大嘉购整理编辑:

在贵州省,有一个不幸的女孩吴花燕,母亲在她 4 岁过世,父亲又在她 18 岁时患肝硬化离开了世间,她与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弟弟相依为命,在政府的证明里,他们两个人均是国家一级贫困户。

高三那年,弟弟的病又开始反复,吴花燕自己只好一边照顾弟弟,一边念书,在那段时间,她的头发一直在掉,最终眉毛也掉光了。她吃过很长一段时间辣酱拌饭。

因为患病,吴花燕每顿饭吃的都很少,长期缺少营养,让吴花燕身体极其瘦弱,23 岁的她,身高只有 1.35 米,体重 42 斤(不是公斤,是斤),甚至开始整夜的失眠,脚上经常长包、肿胀,走路都要忍受痛苦,短短几十米也要休息好几次。

去年 9 月,同学去看望她的时候,发现她的病严重,,不顾阻挠坚持背她去医院,发现她三个心脏瓣膜都有严重问题,必须尽早治疗,手术费用需要 20 万。

这个事情本来募捐是应该的,而有公益组织在没有经过和吴花燕本人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就自行在水滴筹开启了 60 万筹款,又在微博公益平台微公益上又发起了两期共 40 万的捐款。

1 月 13 日,吴花燕还是因为病情恶化,永远的离开了世间。这时候,大家发现某慈善机构从去年 10 月 30 号募捐完毕以后,所有的 100 万捐款,只给了吴花燕所在医院 2 万块。剩下的 98 万不知去向,这引发了大众对现存慈善机构募捐的强烈质疑。

一、变味的慈善募捐

在吴花燕知生前,她并不知道某平台用她的事情公开募捐。是她从网上得知情况扣主动联系某平台,某平台才和吴花燕进行正式对接。

而让吴花燕一直过意不去的是,某平台在介绍她的情况页面,全部都是卖惨的内容,这些并没有经过她本人同意,这让她觉得对不起资助过她的亲戚、老师、同学、学校。

募捐设定的金额远远超过了她本身的需求,她压根不需要这么多钱。可是募捐已经完毕,吴花燕也只好给大家写一封感谢信,并且告诉大家已经捐得足够了。

也是直到她去世后,大家才发现 100 万捐款,只给了吴花燕所在医院 2 万块。面对质疑,平台在发声明辩解是因为吴花燕身体太差,短时间内不能接受手术,并且政府在吴花燕家人以及政府的建议下,所以只给了医院一小笔费用。

而在政府及时否认干涉捐款使用方法之后,平台在最新声明中又把政府剔除掉了。

从头到尾,一场应该体现大众爱心的慈善活动完全变了味道。

在大众看来,这就是慈善平台借助一个不幸的女孩,在发起集资,而集资后这个平台是要收6%管理费的。

就是说吴花燕得到2万元医药费,而这个平台就收了6万管理费纯利润,剩余的92万还不知道怎么花?

花到哪里去?花给谁,捐款者完全不知情。而捐款者是捐给吴花燕的,捐款完全变了味道。

二、缺乏监管的慈善平台

互联网平台募捐不是新生事务,很多年前就有论坛募捐,但是随着移动支付和社交网络的普及,网络募捐支付变得更加方便,募捐的范围也很容易的遍及全国全世界。

人多力量大,天文数字的捐款很容易就捐出来了。

而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开始出现。发起募捐的机构,是可以收管理费的。虽然管理费费用本身比例不高,但是在捐款数量巨大的情况下,这笔管理费的绝对额也相当可观,而发起成本只要拍几张照片就可以了。几乎没有什么成本。

于是,就有了水滴筹扫楼招揽客户,病人总是需要治疗费用的。慈善做成了赚取管理费的生意,而这个生意缺乏监管。

于是,更加恶劣的手段就来了,发起募捐有照片情况就行,甚至不需要病人极其家属同意就能募捐,而捐款有多少用到患者身上更缺乏监管。

这个慈善平台就完全变了味道,卖惨赚钱,拿到钱尽可能的少支出,剩下的都是利润。

人们捐款是给不幸者奉献爱心的,不是让慈善平台盈利的,这种缺乏监管的募捐与诈骗有什么区别?

三、大数据与区块链可以避免骗捐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要解决诈骗式募捐还是很容易的。医疗数据已经很多,发起慈善活动,应该以医疗数据为准,医疗花费为准,花费多少捐助多少,让捐款花得有价值。

而资金链条同样可以用区块链跟踪情况,张三捐款100元给李四,用于2020年1月15日做CT的一部分费用,王五捐款给李四,用于2020年1月15日抽血化验的费用,化验的结果是什么。

在现在的技术下,做到这一切并不困难。

同样,收取服务和管理费,一样可以监控,你的服务器支出多少钱,网络流量多少钱,运维几个人,花费多少钱,从善款中抽取多少比例。

或者干脆,BAT这类企业,捐助一部分服务器和网络流量,安排几个员工(BAT把工资作为捐款额)来做这个数据维护工作,随时公开,诈骗式募捐自然也就没有市场了。

技术可以让我们的爱心才能不被滥用。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