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嘉购无卡支付APP咨询: 微信:18833195
大嘉购(www.jinkongqianbaow.com)是广东盛迪嘉电子商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电商购物及移动支付品牌,资金由持人行颁发支付牌照支付机构“盛迪嘉支付”提供结算服务!

大数据行业整顿:你家老板被抓了吗?

大嘉购官网整理编辑: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作者:Marvin Ncc

出国,被捕,裁员,查封,大数据行业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风波。

9月,摩羯科技、新颜科技、公信宝等公司相关人员相继被调查;

10月,51信用卡等多家涉及大数据业务的服务商被查。11月,朋友圈里有人开起大数据公司的玩笑,你家老板被抓了吗?

继今年315晚会爆出一些大数据公司窥探、交易用户数据后,这个行业的整顿就没停过。有媒体报道,不少金融机构合作的数据接口,70%都被切断了;剩下的30%也不稳定,一周换三次。

2019年,可谓大数据行业的地震。

 大数据行业整顿:你家老板被抓了吗?

01大数据下,你如何被精准洗脑

大数据领域,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心头好。

IT桔子数据显示,2011年至今,这个领域的融资数量逐年增长。特别是2014年,风口形成,其成功融资数量环比增长了176.47%。

人们最先接触到大数据的厉害,应该是从电商平台开始。那几年,为了凸显电商的数据能力,媒体会说:天猫、京东比用户自己更懂自己。

这些电商平台会根据你在全网的搜索轨迹,向你推荐好物。

但这些推荐其实并没有那么准确。比如,一个不喝酒的媒体人要写一篇酒企的稿子,在搜索大量资料后,你的浏览器广告、知乎广告甚至天猫京东的推荐,都是这个牌子的酒。

令人尴尬的是,那段时间很多媒体人在写情趣用品。

2015年之后,更为精细化的数据运营开展起来。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年自己所在公司,机器学习的精准度从30%增长到了80%。利用大数据实现的一些精准营销也开始露面,比如2年前高露洁的心形牙膏。那个时候,网友突然开始比心,“爱心”“爱你的形状”等关键词在电商平台也被热搜。

仅凭这个关键数据,让高露洁这款牙膏几个月销9万件,累计评价近3万。

不止于电商平台,全渠道、全媒体的精准营销都在崛起。你们无法想象,看电视也能被精准营销。一般而言,电视收视率的高峰是12:00和20:00。2018年,周六晚8点在湖南卫视一条15秒的广告就要价40万元。

但如果你碰巧凌晨四五点还在看电视,就会发现,母婴品牌几乎抢占了这个时段的广告。有第三方大数据公司统计:母婴家庭的观影峰值与大众不同,集中在4:00-5:50和21:30-0:00。

 大数据行业整顿:你家老板被抓了吗?

02他们如何拿到你的数据?

在这个行业,付费是大前提,互联网世界的免费逻辑在这里行不通。TalkingData CEO崔晓波就曾表示,企业的核心诉求是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如果免费,人家会怀疑你是要用他的数据。

这本是一个赚钱的行当。所以总是有不少创企挤得头破血流。只是,越来越多的大数据公司“揭竿而起”,但数据从哪里来。

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数据来源于平台内的交易行为;腾讯的社交平台,数据则来源于微信、QQ生态内的用户动作。

没有平台让用户产生UGC内容的第三方数据公司,数据大多来源于厂商合作。比如那家拿到智能电视观影数据的公司,其内部员工表示,他们会直接和电视厂商底层合作,在硬件出厂之前就会植入自己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

在IoT生态里,几乎每个智能家电硬件中都有这样的SDK以供厂商数据分析,从而反馈市场需求。在偌大的数据池中,一个个用户就是多维标签组成的字串符,任由厂商们拆解分析。

 大数据行业整顿:你家老板被抓了吗?

但这是一种零和游戏。全国智能硬件的存量是有限的,要得到更广泛的数据就需要更多的SDK植入。据称,这家公司的设备激活量已经超过存量的一半。

这预示着,新进入者就无法再一次通过硬件合作的方式获取数据。在利益的面前,歪门邪道的东西就出来了。

初级版本是瞒着用户进行数据共享。多年前,大学同学曾报名了一次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信息录入交钱结束后,便有一个培训公司的电话打来,他知道这位同学要考试、并知道他将在哪里考试。

问及数据来源,对方曾说是公司与考试办公室建立了合作。只要我们报名,这些数据就会同步到这家培训公司。考试方和培训公司,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于了商业用途。按理说,这是不太合规的。

但很多人对这方面的信息泄露并没有追究,毕竟带来的骚扰并不多。

高级版本是爬虫。2016年摩羯科技给玖富定制了一个爬虫软件,据说曾爬过100多家同业的数据,包括用户名、密码等。这家公司还设计了一款支付宝爬虫产品,可以帮公司拿到支付宝用户的真实姓名、手机号、收货地址、近一年的购物信息,甚至详细到每笔交易的金额。

不少公司会拿这些技术爬取用户信息,进行销售。《三秦都市报》曾报道,在一个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上,一份简历的收费标准0.25元,一份判决书低至1毛钱,一篇论文不到1块钱。

而其他个人私密信息,他们会被用于精准营销,或是精准诈骗。之前,浙江金华警方侦破一起诈骗案,该团伙通过搭建钓鱼类网站收集用户信息,最后通过网站后台,导出上述具有贷款意向的客户精准信息,贩卖给诈骗嫌疑人实施诈骗。

据称,这个团伙爬取了190多万条公民信息,受害人涉及全国20多个省份。

 大数据行业整顿:你家老板被抓了吗?

最便捷版本是探针。今年315晚会就报道,壁合科技旗下“招财猫”探针盒子能够通过用户手机无限局域网发出的信号,迅速识别出用户手机的MAC地址,转换成IMEI号,再转换成手机号码。

这些探针设备一般被放置在车站、医院、商场等地,只要有人从设备周遭100-200米经过,就会抓取其手机上的信息。据《北京晚报》报道,这些探针还可以获取手机机主的年龄、学历、收入等个人信息,甚至还能查询到手机机主最近是否有找工作、准备婚礼、买房、买车、备孕的计划。

在上述二手交易平台上,还有卖家声称其设备覆盖半径达1000米。获取的数据,还包括用户在不同App上停留的时间。

2019年初,一位广告代理商曾透露,国内某知名企业打算布局电梯广告。在视频广告播放器中,他们就植入了探针技术,通过抓取电梯里乘客的手机信息,进行实时精准投放。

但被问及这是否属于违法行为时,对方辩驳到:行业目前都在这么做。

03不合规背后,不只是成本的压力

随着人们对大数据行业暴力获取用户信息的不满,监管部门在今年似乎有了回应。

“出国的出国,被抓的被抓”,这是大数据领域目前的常态。一家大数据公司创始人于建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最近各家大数据公司的CEO每天都在朋友圈打卡,其潜台词则是“我没事,我们公司也还好着呢”。

在大量的数据公司裁员中,爬虫部门几乎是全军覆没。大数据风控平台同盾科技是典型案例,9月份其爬虫负责人被查,爬虫部门解散并集体待岗。这些员工被建议不要离开杭州,否则有被抓的风险。

此后,国内大部分数据公司都为自保而解散了爬虫部门。业内人士称,全行业裁掉了近万名爬虫工作人员,行业人员流失率在50%以上。

 大数据行业整顿:你家老板被抓了吗?

为什么如此多公司养爬虫团队?成本是关键因素。

以金融领域为例,全行业合规数据来源,基本可以覆盖到75%左右的需求。但通过合规途径获取数据,其成本高了大约60%。

恶意爬虫的公司通过非法途径获取数据并储存,相当于在搬运其他平台的数据资产。长而久之,他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向合作方销售数据信息,从而挤占合规企业的份额。2012年以来,这个行业的价格战都在无声地演绎着。

劣币将驱逐良币的交易市场里,需要一只看得见的手。

但在这之前,数据资产化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我国也没有针对爬虫提出专门的法律限制或者规范。但《经济学人》曾撰文,一种新的大宗商品正在一个利润丰厚、增长迅猛的行业中酝酿,反垄断监管者也开始着手限制那些有能力控制这种商品的人。

如果是在一个世纪前,这种商品就是石油。而现在,引发巨头们争相抢夺的变成了数据。

 大数据行业整顿:你家老板被抓了吗?

当数据爬取犹如资源争夺战一般进入白热化后,爬与反爬的对抗赛自然而然的拉开帷幕。

数据资源在变多、资产价值在变大、获取的成本也随之增长,这场行业整顿之后,大数据下半场会是什么样子?有业内人士预测,头部企业存货,中小企业离场。

又是一场规模的战争。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扫描二维码